为了介绍最新的尖端技术成果,宣传国内优秀的研究团队,《环境工程学报》设立了“学术短评”栏目。 短评笔者为《环境工程学报》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或特邀学术编辑。
范例
为了介绍最新的尖端技术成果,宣传国内优秀的研究团队,《环境工程学报》设立了“学术短评”栏目。 短评笔者为《环境工程学报》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或特邀学术编辑。
评估内容可以是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最新成果或前沿研究,也可以是我国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优秀成果,还可以是国内重要研究团队近年来系列的重要成果。

长期从事信息素质教育和图书馆管理研究。 在《图书馆学报》、《图书情报工作》、《情报资料工作》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;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青年基金项目(“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民办高校信息素质合作化教育研究”) 1项,主研国家社科基金)“语境视角下合作信息检索与检索行为机制及相关模式研究”(12BTQ043 ),第一主研)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)“网络语境
蒋高明,男,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 1964年9月生于山东省平邑县,1985年在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获学士学位,1988年和1993年在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。 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Liverpool 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,1995年至199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访问学者。 现任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、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城市小组委员、联合国大学SUMAMAD计划国际咨询专家、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、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; 《植物生态学报》,《生态学报》编委会,《植物学报》副主编。 迄今已发表论坛200余篇,SCI收录刊物论文80余篇。 其中,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。 硕士、博士、博士后培养37人。 毕业生中,10人出国深造,13人在科学院工作,8人进入大学任教,3人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,10人晋升为副研究员或副教授,9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。 培养了科学院植物所首批外国留学生,培养了德、法、美、等国5名进修生。 目前,正在指导的博士生、硕士生有8人。 2009年9月14日,我国著名植物学家、现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的蒋高明教授到客家交流百科访谈室,因发现婴幼儿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事件引起网友关注,特地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知识解答(蒋先生是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,在科研方面有非常深刻的见解! 所以我不会得到斧头。 把他的文章直接附在这里,希望大家都能受益! *重申,仅限于学习,不能用于其他用途。 “由于工作关系,我们经常审理国内外的稿件和基金项目,但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。 这篇文章值得发表吗? 这个项目值得资助吗? 要回答这些问题,就要看论文作者和基金申请人想做什么,是否提出了值得发表的或值得资助的科学问题。
科学问题,顾名思义,是人类在掌握和理解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。 有问题就要回答,有了问题,自然就要找到答案。 现在的学科越来越细,对科学的认识也越来越系统,越来越仔细。 有些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,有些问题仍然没有解决。 只要人类存在,科学家群体存在,科学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。
提出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问题。 因此,科学问题非常重要,许多论文的发表和许多项目的资助都值得他们提出优秀的科学问题,有探索科学问题的途径(技术路线),有良好的实验结果,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以这样严格的标准来判断,我们所做的研究,很多已经完成的论文,或者正在审理中的项目,还是没有抓住科学问题的本质。